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

都是習性在作怪 ——遷意修是對治習性的法寶

都是習性在作怪 ——遷意修是對治習性的法寶


在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最高頂聖佛法《極聖解脫大手印》中,我第一次看到「遷意修」這個名詞,約略理解遷意修字面上的意思是依於正知正念,遷轉意識入於實行的修持,也就是要把自己的意識鎖住,轉在行為中去行持,這是佛陀師父傳授有關修行非常重要的法,但對實際如何施行,並不甚清楚,直到恭聞佛陀師父的法音,才有了一些概念。以下是我藉用生活上的實例,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理解:


  以修四無量心培養自己的悲憫心來說,如早上在上班途中,看到有人車禍重傷躺在路邊,固然會心生惻隱一陣難過,但過了幾個小時,剛才有人重傷躺路邊的畫面即會逐漸淡然,甚至忘得一乾二淨,中午照常愉快地吃著午餐,跟同事哼哈嬉笑。

  但試著想想,若發生車禍的當事人就是我們的父母或是親眷,心情會是如何?是不是焦急得中午吃不下飯?而且還可能難過好幾天呢!如果我們遷轉意識觀想這個情境,感同身受,並知悉一切眾生無始劫來皆我父母,自他交換,便能生發悲憫之情。但是一次還不夠,需兩次、三次……多次遷轉意識這麼觀,實在地做,才會逐漸轉化原來悲心不夠的習性。

  佛陀師父在《世法哲言》中說法:「習慣成自然,萬法亦如是。」

  經過不斷努力養成慈悲、忍辱、利他的良好習慣,久之就成了修養,也是一種修為,悲憫之心便會自然生發。我個人覺得遷意修要能修到新的好習慣出來,改善了與生俱來的不良習性,才能算是有成效。因為我們原有的習慣性軌跡刻痕已深,甚至不用半點意識,就會自然而然走向原來的習慣軌跡,要改變固有的劣根習性,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遷意修,鎖住我們的意識遷轉到想要改成的好習慣上,一次一次的如理思惟,如實修行,日久薰習,新的好習慣軌跡便會越來越成形,如是長養的好習慣,會增長八識田中善性種子而抑制壞習性,扭轉宿世業力,擺脫因果縛業。都說「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」,若能依照佛陀師父傳授的遷意修來行持,實實在在去做,修到形成新的好習慣,習慣成自然後,習性亦可改移。



  遷意修是對治習性的殊勝法寶,但在新的習慣養成之前,須要保持警覺把自己的意識拴住實際地去做、去利益眾生,否則很容易就會被舊有的習性給拉回去。

  舉個例來說,你現在想外出去吃個午餐,之後順便去超商買份報紙再回來,現在這麼想著,路上這麼想著,但吃過飯回到家卻忘了買報紙,這是因為在吃飯時心思讓其他念頭給分散了,吃完飯後很習慣地就往回家的路上走,忘了要買報紙這件事,以致沒買成。我們很容易忘東忘西,不是嗎?除非常常提起警覺,遷轉意識在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上。

  上述例子還容易解決,比較難的是觸及情緒等無明煩惱的業障。以夫妻之間的失和為例:如丈夫不滿妻子愛嘮叨,每次妻子一叨唸,丈夫無明火立即上來,一不小心就吵得天翻地覆,影響了夫妻感情及家庭氣氛,而這種無明火還真是從無明的業力而來,只要打到那個點,火氣自然上來,就習慣性的點燃。這種習慣性只在瞬間就發生,若丈夫或妻子沒有很強的覺察力,一時按捺不住衝動,很容易就會遷怒於人、惡言相向,乃至動武不顧後果,落入不斷的惡性循環中。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歡父母的嘮叨,其緊張關係亦是如此。

  要改變這個狀況,覺察力很重要,它就像即時的煞車,但煞不煞得住還跟業力有關,因此更重要的是減輕業力,也就是煞車的前行是轉念,用遷意修來轉換因果業力。

佛陀師父在多盤法音中說法,教導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很低的位子上,時常謙虛、謹慎、慚愧,並養成習慣,成為天然的本質。上例中,丈夫對妻子的嘮叨不耐煩,心態上多少有輕慢之意,如果他能學習、實踐佛陀師父的教導,迴光返照,便能常見己過,對妻子也就會多一些體諒與感恩,心境柔軟了,臉頰便會微揚而有了笑容,祥和之氣也就油然而生了。

  所以,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氣,培養新的良好習慣,須要保持警覺性,時常提醒自己,遷轉意識在新的好習慣上,日久功成,業力也就能慢慢減輕了。當然,有些業力較輕、心性純淨的修行人,說改就能改,令人敬佩!但對於一般凡夫如我,由於怠惰因循的習性使然,要常常保持這種覺察並且不放恣,並非易事,這必須要有紀律與決心才可達成。

  關於紀律,我們常可看到許多在某些方面有成就的人,都有很好的執行紀律,這種例子比比皆是,就算是學子,許多書唸得好的學生,都有自己很好的學習紀律。這是因為他們目標明確,常常提醒自己不讓其他雜事干擾到決心想達成的目標。那麼,在修行的道路上,目標明確(純淨)、常常提醒自己(覺察力)以及決心(願力),這三者便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。

  多年來,我對自己許多壞習性一直耿耿於懷,因為懶散拖延的毛病,讓自己的修行似有若無,起不了立竿見影的改善效益,時光荏苒,一事無成,心裡不免著急。新的一年即將到來,我想落實遷意修,開始一步一步的改進,希望以一個月或一季為期,來改掉自己的一個壞習慣,或養成一個好習慣。今將我個人粗淺的理解整理起來,是希望能釐清自己的思緒,而能有所依循去改過,但願對他人也能有所助益!

佛弟子 索朗彭措.   2020.12.25
轉載自:佛教正法中心
http://www.tbdchq.org/menu.php?cat=detail&id=1614927686

本站註: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,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,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、薰陶鼓勵之用,不為正見法理依據。
更多文章半帖學佛點滴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