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佛果圜悟禪師應蘇州太平寺之請,出任該寺的住持。在他臨別的前夕,向師父臨濟宗五祖法演禪師禮座告假。法演禪師拿起一杯茶,對圜悟禪師說:
「明天你就要到蘇州了,這杯茶你好好受納;身為一寺的住持,我有四句偈送給你。一寺的住持,如時鍾的中心點,住持正法的運行;僧、信二眾的慧命在汝一身,你一定要以此四句警戒自己:第一、勢不可使盡,第二、福不可受盡,第三、規矩不可行盡,第四、好話不可說盡。
為什麼說『勢不可使盡』?因為權勢使盡,大眾怨隙叢生,不久就會有禍患來臨。為什麼說『福不可受盡』?因為福報一旦享盡,不會有貴人善緣的相助。為什麼說『規矩不可行盡』?因為若嚴格執行規矩,大家就會尋求其它的旁門左道。為什麼說『好話不可說盡』?因為好話說盡,大家就不再珍惜愛重。
因此你要記住,畫圖留白的巧妙,更添一分景緻;權勢、福報、規矩、好話,都要留幾分餘盈,這樣自然僧安道隆,叢林無事。」
附註:以上法演禪師所提的四句偈:「勢不可使盡,福不可受盡,規矩不可行盡,好話不可說盡」,被後人稱為「法演四戒」;本是在警示:當住持者,在權勢、福報、規矩、好話等四大德目上,要嚴格律己。身為領導者,如果懂得應用這四句偈,做到「恩威並施的行事」,「福報利益的分享」,「情法互重的規矩」,「適當的好話讚美」,那麼任何事情都能通行無阻,處眾必能圓滿和諧。
這四句偈同時也是在告誡世人;凡事皆不可太過極端、絕斷,當留點空間給自己或別人。所謂「凡事太盡,緣份勢必早盡」;也就是說,凡事不要過絕,否則絕了別人,同時也絕了自己。別人做錯事情,可以給他一點懲罰,但絕對不要趕盡殺絕;得饒人處且饒人,給人後路的同時,也是給自己一條生路。
繪畫時,常需要在畫布上留白,否則感覺上畫面會太擠;人生需要留白,否則就會滿溢出來;感情也需要留白,否則就會讓人被壓迫得喘不過氣。留白,是一種休閒、一種停頓,更是一種修煉,有了它,生命更精彩!
《圜悟禪師心要》說:「得道的人,猶如三家村裡漢。」「三家村」是譬喻窮鄉僻壤,「三家村裡漢」可說是鄉巴佬中的鄉巴佬。如果我們得了無上大法以後,能夠以三家村裡漢的態度看待自己,不求名聞利養,做一個道道地地的小市民,走在路上,雖其貌不揚,不受人矚目,也不會感到自卑;縱使被忽略、輕視、毀謗,也不會在意;縱使臨終老死,不為人知,亦如孔子所言:「人不知而慍也。」那麼修行必定非常安全穩當,沒有任何障礙,自然早日成就佛道。
網路轉傳分享
感恩寫此篇大德分享
閱讀更多:半帖學佛點滴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